1、行業總覽:口腔醫療市場規模破千億
1.1 口腔醫療基本不受醫藥制造業增速下滑影響
根據我們測算,2019年,我國口腔醫療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千億大關。對比2008年的200億元,近十年間復合增長率高達17.46%,而同期醫藥行業整體復合增長率僅為9.36%。
圖表1:口腔醫療市場規模及增速示意圖
數據來源:衛健委、智銀資本
1.2 口腔疾病患者多、診療率低,發展潛力大
根據衛生部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口腔疾病患者有6.94億人,但接受過口腔治療的人數僅有0.32億人,市場潛在的需求旺盛。
圖表2:2010-2017年中國口腔患者人數
數據來源:衛生部、智銀資本
1.3 我國口腔醫師資源稀缺,人均牙醫數與其他國家差距明顯
目前發達國家每百萬人口牙醫數量大致在500-1000之間。而我國僅137人,差距顯著。
圖表3:世界主要國家每百萬人口擁有牙科醫生數量
數據來源:IFDH
在口腔醫療市場快速增長的趨勢下,市場融資項目數量及金額持續創歷史新高。(見附表1)
2、產業鏈圖譜:下游競爭最為激烈
口腔醫療產業鏈大致分為上中下游三大部分。
圖表4:我國口腔醫療產業鏈
數據來源:智銀資本
口腔醫療核心業務——種植和正畸
口腔醫療服務可細分為種植、正畸和口腔外科等,其中種植和正畸是核心業務。
圖表5:口腔醫療就診患者治療結構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智銀資本
近十年間我國種植牙市場增速超過28%,正畸增速超過60%,成為口腔醫療行業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2.1 上游市場:重點關注設備和高值耗材
上游產品呈現碎片化,大致分為設備、耗材、藥品等方向。
圖表6:口腔產業鏈設備、耗材、藥品一覽表
數據來源:智銀資本
我們重點關注種植和正畸領域的高值耗材和相關設備。
圖表7:口腔產業鏈上游競爭格局及部分代表企業
數據來源:平安證券研究所
國內CBCT企業發展迅速
近年來口腔診所的快速擴張,使口腔CBCT設備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圖表8:CBCT歷年銷售數量示意圖
數據來源:國源證券研究所、智銀資本
我國高端口腔CT行業目前還是由高品質、高性能、高價格的國外品牌占領。
圖表9:中國口腔醫療CBCT設備主要競爭企業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但近年來以美亞光電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以性價比策略主攻中低端市場,在二三線城市、私人口腔診所等機構快速滲透。
圖表10:2018年國內CBCT市場格局
數據來源:平安證券研究所
椅旁系統——進口依賴度高,國產品牌少
椅旁修復系統目前進口依賴度很高,國產品牌較少;椅旁操作系統市場現由國外產品主導。
圖表11:中國口腔醫療行業椅旁設備主要競爭企業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口腔種植領域——國產品牌亟待突破
口腔種植領域主要分為種植系統和修復材料,其中種植系統由歐美廠商占據主導,國內品牌主要發力中低端市場且市場占有率低。
修復材料主要包括口腔修復膜和骨修復材料,口腔修復膜由瑞士品牌蓋氏主導,市場占有率達70%,國內正海生物占有率約為10%。
圖12:國內口腔修復膜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正海生物年報、智銀資本
隱形正畸產品正在興起
正畸矯正器的市場需求增長,得益于口腔醫療正畸業務的迅速發展。在各類耗材中,正畸托槽是最主要的正畸產品,隱形矯正器作為新秀開始嶄露頭角。
圖表13:隱形矯正對比傳統矯正優勢
數據來源:36Kr、智銀資本
在市場表現方面,高端正畸產品依然是外資企業占據主導,主要有隱適美、3M等品牌。但國內企業在隱形矯正器市場取得先發優勢,國產品牌占據近70%的市場份額。
圖表14:國內部分隱形正畸企業
數據來源:智銀資本
3D醫學技術
3D醫學技術包括3D口掃、3D打印等,目前在修復、種植、口腔正畸、口腔頜面外科等領域快速發展,有望成為口腔醫學最有前景的領域之一。
我國3D口掃市場長期以來被國外企業壟斷,目前大部分國產品牌還處于研發階段。
3D打印技術由起初的醫療模型和手術導板的制備,到個性化植入體的定制,再到生物組織工程材料的研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逐漸加大。
圖表15:口腔領域3D打印發展層次分析
數據來源:智銀資本
口腔機器人
口腔醫學機器人技術可先用于口腔醫療中大量、相似的日常重復工作,如各種牙體預備、牙周潔治、根管預備、口腔修復、正畸托槽粘接、弓絲加力等。
圖表16:口腔機器人部分應用領域
數據來源:中華口腔醫學、智銀資本
目前,口腔機器人技術多用于科研、教輔方面,能直接用于臨床實際操作的機器人還很少。
口腔用藥市場——牙痛藥占據主要市場
2018年我國口腔用藥市場規模約31.2億元,同比增長8.71%;其中,零售藥店口腔用藥市場規模為24.9億元,同比增長9.21%,是我國口腔用藥的主要銷售渠道。
圖表17:2013-2018年我國口腔用藥市場規模增長情況(億元)
數據來源:新康界、智銀資本
在零售市場口腔用藥中,中成藥略占優勢。
圖表18:零售藥店口腔用藥中西藥占比
數據來源:中康CMH、智銀資本
在零售藥店中,牙痛藥市場份額約為54.6%;其次是口腔局部治療用抗感染藥,市場份額約為25.0%。
圖表19:零售藥店口腔用藥細分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中康CMH、智銀資本
口腔用藥市場排名前5品種市場集中度較高。
圖表20:零售藥店口腔用藥TOP5品種
數據來源:中康CMH、智銀資本
2.2 中游市場:關注國內DSO組織的興起
口腔醫療產業鏈中游由傳統各級分銷商、新興口腔數字化軟件和平臺服務商組成。同時,近年來牙科支持組織(DSO)的興起和發展,也逐漸成為了產業鏈中游不可忽視的力量。
國內口腔數字化平臺快速發展
口腔數字化軟件是根據用戶的口腔結構,搜集用戶牙頜數據,并進行建模分析,從而得出模擬的治療或矯正方案。
圖表21:口腔數字化方案簡要流程
數據來源:智銀資本
行業數據化管理
新興口腔信息平臺通過邀請口腔醫院、連鎖機構、私人診所的醫師入駐,為患者提供就診掛號、醫師預約、病情咨詢和追蹤管理等服務。更側重于整合和甄選牙醫資源。
圖表22:口腔醫療Saas部分軟件品牌及功能
數據來源:智銀資本
新型DSO模式的崛起
牙科支持組織(DSO)與牙科診所簽訂合同,提供關鍵業務管理和支持,包括非臨床操作,不僅僅局限在傳統經銷商只負責設備耗材的推銷和運輸。目前國內還沒有全國性的DSO企業。
圖表23:美國加入DSO的牙科各分支占比
數據來源:ADA、平安證券研究所
2.3 下游市場:資本加持,競爭加劇
我國目前口腔醫療市場經營主體主要分為綜合性醫院口腔科、口腔??漆t院和民營口腔診所(包含連鎖式口腔診所/個體口腔診所)。
圖表24:口腔醫療機構分類
數據來源:智銀資本
圖表25:不同口腔醫療機構特點
數據來源:平安證券研究所、智銀資本
從口腔醫療機構數量看,口腔診所數量多達6.5萬家,占比78%,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
圖表26:三類口腔醫療機構數量占比
數據來源:衛健委、智銀資本
從就診人數看,綜合型醫院口腔科就診人數最多,占比接近50%。
圖表27:三類口腔醫療機構診療人數占比
數據來源:衛健委、智銀資本
預計2019年,我國口腔專科醫院數量接近800家。
圖表28:2011-2018年中國口腔??漆t院數量及增長情況(單位:家,%)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預計2019年,我國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數量超過10萬家。
圖表29:2011-2018年中國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數量及增長情況(單位:萬家,%)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平均客單價口腔專科醫院最高,其次為連鎖口腔診所。連鎖口腔診所具有品牌優勢,可以開展高附加值診療項目。
圖表30: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測算(2017年)
數據來源:衛健委、平安證券研究所
目前,資本市場較為青睞于口腔連鎖企業。各家口腔連鎖企業也在資本的加持下跑馬圈地,持續擴張。行業也呈現競爭加劇的格局。
圖表31:我國目前主要口腔連鎖機構一覽
(數據截止2018年底)
數據來源:鯨準洞見
3、未來發展前景
從宏觀視角來看,我國口腔醫療市場正在快速發展,就醫的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潛在需求旺盛。
圖表32:2017年各國每萬人種植牙數量(個)與人均GDP及每百萬牙醫數之間的關系
數據來源:Straumann、IFDH
目前我國種植牙滲透率較低,市場規模僅占全球1%左右。隨著種植和正畸受益于市場消費升級,未來將有望在一二線城市率先崛起。
圖表33:全球種植牙市場格局
數據來源:醫谷、智銀資本
切入到產業鏈細分環節,上游重點關注設備和耗材,尤其是種植、正畸和修復所需的高值耗材和設備,以及包括3D口掃、3D打印、口腔機器人、AR\VR、口腔AI等新興領域。下游,醫療服務集中度不斷提升,處在區域到全國過度的關鍵期。
總的來看,口腔醫療兼容了美容和健康的概念,屬于消費升級型服務。當前中國牙醫普及率仍處于較低水平,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對醫療保健的意識不斷增強,對口腔醫療服務需求的日益增漲。口腔醫療具有很好的市場概念和運作空間,無論是從人口的數量、口腔疾病的普遍性,還是從牙醫的市場需求狀況、口腔產業和其他產業的聯系、合作、互補性等方面考慮,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口腔健康的認識,中國的口腔醫療產業都會快速發展,市場需求巨大。
附表1:2018-2019年部分口腔醫療項目投融資事件匯總
數據來源:動脈網